
交互设计师要懂的核心价值
2019-12-25
本篇文章是关于 我所认为的交互设计师的核心价值的思考,与众多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们,共同分享精彩观点。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招聘UI设计岗都会要求需要有交互的能力,部分企业甚至直接砍掉交互设计的岗位,直接将交互的工作给产品或UI一并出掉,我虽不愿意承认交互行业的低门槛,但现实却是如此,对于较常规的产品,有经验的产品或UI完全有能力去承担交互部分的工作,在一个对用户体验要求不高的企业或许这样做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减少环节提高沟通效率。每做一个行业都首先应该搞清楚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有意识的培养它,这不禁让我思考交互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拥有怎样的技能才能变得无可替代,在整个项目中产生极大的正向推动作用。 由于在新产品从0到1的产生和老产品的优化迭代中,交互设计师采用的思维与方法存在差别,因此本文也以新老产品两个维度去展开。
对于一个新产品,交互设计师的价值点我认为是需求精准挖掘的能力,这里的关键词是快、准、深。在需求探索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坑,很多新手设计师中途会踩进去,而经验老道的交互设计师会跨过这些坑,精准的找到真正的需求。我把这块能力作为新产品的核心价值原因是,需求精准挖掘真的太重要了,很多产品马上快进阶到成熟期了却发现数据没达到预期,这大概率就是前期的需求没有探索准确,需求就相当于是无数个0前面的1,当1错了,那整个产品都是白费的。
用户研究阶段的方法论真的很多,定性有焦点小组、用户访谈,定量可以做调查问卷等等,照着书上网上介绍的流程我相信每一位设计师都可以去运用它们,而通过记录和数据形成结论的过程,便能真正看出其设计能力:一旦设计师在做访谈的时候问不到关键问题,做调查问卷的时候没有围绕核心痛点去设计问卷,得到的答案并不是团队需要的,这就踩进第一个坑,而收获了庞大的数据后如何将它们清洗整理并生成最终结论,这又是一个坑。同样的调研分析,新人设计师和有经验的设计师得出的结论会不一样,这便要求我们长期去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并在实际项目中操练提升。
最终展现用户调研的形式我们可以采用用户画像persona,我也在网上别人的作品集里看过很多放用户画像的,但几乎没有一个用户画像是可以被采用的。或许大家定义的用户画像就是一个头像一个姓名再加他们的行为习惯,首先想了解下这些画像是如何归纳出的,是通过海量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后总结出的,还是仅是自己凭空瞎想的?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凭空假想的,这里就出问题了,怎么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定义目标用户呢,怎么可以要求团队其他人按照自己假想的用户模型去工作呢?就这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步骤就能导致整个团队里的人方向全被带偏,要是产品上线后不理想交互设计师是否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其次,就算他们的画像可以代表真实目标用户,毕竟现在很多c端产品用户都是大众化的,但是细看后不禁想问,他们做用户画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内容上没有很典型的行为,也没有生成有力的结论,团队人员看完后不明不白,还怎么能指望照着这套用户画像展开以后的工作呢,那这个工作即是在浪费时间(相似的还有视觉设计师的情绪板,很多作品集放的图都是一些假大空的、非常抽象的词,完全缺少品牌特色,别人更不懂怎么复用)而一位有经验的交互设计师会将数据整理、细分、总结并可视化生成一套若干张精准的用户画像,并将得到的数据与画像结合,总结出目标用户的核心特征(以下图片仅作为画像结论参考,数据内容并非取自真实项目)。
对于优化迭代的老产品,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在于以价值驱动产品的能力。对于一个顺利进阶到成熟期的产品,已被市场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拥有了足够庞大的用户量,这个时候就应聚焦在如何提高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盈利。这个阶段要求设计师以方法+思维的方式科学严谨的优化迭代,方法上可以采用 用户增长地图,即AARRR漏斗模型,通过拆分用户生命周期来对各个节点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整体的转化率;思维上,设计师除了要有产品思维外,数据思维、服务思维、增长思维也是比不可少的。以上最起直接效应的是数据思维,以此为例。
我发现很多设计师都没有良好的数据思维,每次做产品优化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修改页面,改完这块也不跟进,项目就算完成了。如果提问为什么要这么修改,他答不上来,问如何去验证自己设计的正确性,他答不上来,问修改后的效果如何,点击率转化率各种指标是否获得提升,他也答不上来,这样的设计是很危险的——成熟期庞大的用户量所对应的是一次改版失误可能造成大量用户的流失、大量营收的亏损。数据不会说谎,数据对比是最能直观展示优化效果的途径,有经验的交互设计师做产品优化时会先设立参考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展开设计想法,并最终通过数据的变化来验证自己设计的正确性,对于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产品,他们会严谨地使用多组AB test来对比出收益最好的一个方案,并总结核心规律以便下次复用。
以上是我对“交互设计师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目前能力上做的最好解释,或许随着我工作不断的积累、交互能力的提升会产生更好的解答。各位在阅读完后也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或者是想法交流,欢迎各位留言探讨。
联系方式:
1175394344@qq.com
创始人:韦少 176 0851 1663
www.shejiezhe.com
贵阳市观山湖区长领南路产业基地18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